Herstoria 特辑:女生节VS妇女节,你怎么看?

作者 / 讳言 & 陆贽 & 杨则非 · 编辑 / heaven疏狂 · 2018/03/07 · 15 分钟阅读 题图 © Master Steve Rapport, CC BY 2.0.

导言

高校女生节是当今高校学生最为重视的人造节日,3.7 这一天很多学校的校园内会张贴起各种红色横幅,很多院系甚至是通过横幅竞相告白女生,竞相博人眼球。无数学校会在这一天为女生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们组织起男生在女生楼下喊楼告白;他们为女生送上象征女性美丽与浪漫的粉色玫瑰;他们帮女生占座为女生送饭;他们为女生免费实现愿望……

本期 Herstoria 特辑,我们特别采访了几位嘉宾谈谈自己的女生节经历和节日感受,以及对女生节和妇女节的区别的看法。

“我真的很想像女生一样,光明正大地过女生节啊”

泽佑的学院是一个纯理工类学院,标准的男多女少。女生节这一天,会为女孩子准备大量活动,男生们会骑单车免费载女生去她们指定的地方,各专业也为女生们早早挂上横幅,这一天每个男生都铆足了劲展现绅士风度。泽佑从宿舍楼走向心理辅导办公室,一路经过“物院公主们女生节快乐!”“物院女生,我妈指定的儿媳妇”等等大红色迎风招展的横幅,路上还有穿着玩偶服的男生们为路过的女生递上粉红色玫瑰,因为她们还不是红玫瑰代表的成熟女性,一路上遇见的女生们面带微笑,手里拿着玫瑰或攥着小告白卡片,三三两两地发出甜蜜的抱怨:“哎呀我们院真烦,发这么多东西~”

泽佑无视她们上挑的嘴角,沉默地插着兜走过。

泽佑是一个跨性别者,男跨女,又称MTF,服药的过程中雌性激素的摄入让她的抑郁症严重了起来。她走到心理咨询室,心理老师像往常一样热情地欢迎了她。老师的桌子上有几个毛绒绒的龙猫玩偶,泽佑多看了两眼,老师顺口解释道:“这是女生节物理学院送给每个女生的,正好多了几个就放到我这里来啦。”泽佑摸了一下玩偶的绒毛,老师突然醒悟了什么似的对她说:“正好!这个龙猫就送给你啦!你不是喜欢毛绒绒的东西吗?”泽佑恋恋不舍地摸了两下收回了手,说:“谢谢老师,但是不用了。”

她知道,这个玩偶不属于她。

泽佑不喜欢女生节,因为这个节日充斥着盲目而热烈的荷尔蒙气息,商家也抓紧时机兜售商品,她不向往女生节的众多“福利”,但是她想过女生节,比任何一个女孩子更想过。“我知道女生节是个毫无内涵的节日,但我想过,我真的很想像一个女生一样光明正大地过女生节啊。这个节日对于我来说总有种隐痛,它在提醒我,‘你不是女生,你吃药也没用。’ 也许我没有想那么多,关于妇女节和女生节的关系我也不甚了解,但是,这个节日对我来说是种身份认同,我想成为一个可以拥有女生节的女生,仅此而已。” 

泽佑笑着说,露出了两颗小虎牙,看起来坦然又开朗。

“与女生节这种小恩小惠相比,我更看重的是男女在未来选择道路上的公平性”

清子学姐是一位已婚女性,她大学一毕业就早早结婚生子,产后她迅速返回职场工作。看着衣着光鲜、妆容精致的她,如果不是事先预知她有一名可爱的女儿,我很难把她与已婚妇女联系起来,因为她看起来与那些年轻时尚的都市女性一般无二。 

由于自身长相优越,她非常受异性追捧,然而在谈及女生节时,她却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态度。

“当年,在大学女生节时,我曾经被一个班三十几个男生集体在女生宿舍楼下大喊‘学姐,我爱你!’,然而我并没有由于受到如此特殊隆重的对待而感动,内心反而滋生出某种被围猎的恐惧。”

她对女生节感到很不舒服,因为她不想因为自己是女生而额外受到照顾,“女生节让男生每人集资送礼,给我提供特殊服务,是对他人的困扰,也是对我的一种性别的放大,无论是出于对女生不平等的安抚还是诱惑或者猎捕,女生节都不是一个好的目的。与女生节这种小恩小惠相比,我更看重的是男女在未来选择道路上的公平性。”

相比于在高校愈加流行的女生节,清子学姐反而对如今显得有些“落伍”的妇女节赞赏有加。“妇女节的本质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世界性的节日,这是对女性这一群体的社会价值肯定的体现。对于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的女生而言,妇女节对她们起到的应该是一种激励和榜样的作用。”

在提及如今社会中对“三八”和“妇女”等词的污名化现象时,清子学姐略感可惜,认为这是让年轻女性极力避免与妇女这个群体划为一体的重要原因。“现在三八基本等于八婆,很多时候就是一句骂人的话,‘未婚女孩是珍珠,已婚妇女是鱼目’,这样哪位年轻女性还会对妇女这一群体产生认同感啊?”

“妇女与女孩的区别是被刻意建构的。”话题转到妇女与女孩的区别时,她对这种“险恶用心”有些愤然:“它放大了未婚女性可能存在的婚育价值。比如女生节中的‘钦定的儿媳妇’标语,暗示了女孩子们在性和生育上是纯洁的,比那些如鱼目一般的妇女更有价值。这其实是一种对校园女生心怀不轨的‘生育价值’的围猎和引导。女性因为年轻未婚未育的价值被放大,而模糊掉了三八妇女节中,对妇女在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科技领域的发展的价值和可能性的肯定。可以说,这是一种对女性精神的束缚和诱导。”

“三七女生节的兴盛和三八妇女节的式微,对女性来说是一种悲哀。”对话的最后,她语气稍显尖锐地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不像已婚妇女,那该怎样才是‘像’已婚妇女呢?”

“女生节不应该取代妇女节”

阿吉是一位很少与异性来往的宅男大学生,从小到大很少出去玩,一点都不会花钱。即使上了大学后拥有了很多可自由支配时间,他还是没有与别人出去玩过,社交圈子极窄,“qq和微信上的女性好友加起来不超过十个”,从来不敢主动去结识女生,他不知道自己该和她们聊什么,“我根本搞不懂女孩子的心思。”

有一次,一位小姐姐约他出去玩,途中坐车时小姐姐主动靠在他的肩膀上,他却慌得赶紧拿起手机和别人聊天。下车之后,小姐姐主动过来牵他的手,十指相扣,然后问他:“要不要去我家玩,我父母不在家”然而他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种场景,慌忙拒绝了。“然后就没然后了”,他略带无奈地说出了这句在网络中两性情感话题下常见的梗。

前些日子,他和朋友去日本旅游,途中谈及他依然单身的事情,自诩为老司机的朋友语重心长地教导他:“阿吉啊,小姑娘最好花(骗好感)了,对那些关系比较好的小姑娘,你只要帮她们买点大牌商品满足她们虚荣心,能够让她们在朋友圈炫耀,比得过其他小姑娘,她们就会很开心;或者是找个节日主动花点心思,为小姑娘准备点浪漫的事情,会有节日buff的,过几天不是有个女生节吗?你和我一样在日本多买点东西,到时候女生节直接给她们每人一份,肯定有用。”

往年,他的那位朋友借女生节给很多女生送礼物,因此多了几个红颜知己和女闺蜜;至于他本人,一向对女生节感到十分别扭,既不想迎合商家的消费造势,也不愿为女生献一日特殊化的殷勤。他至今未曾参加过任何女生节活动,对“女生节”的了解主要来自于铺天盖地的消费宣传以及那些被广泛传播的性暗示段子——“3.7女生节,3.8妇女节,女生和妇女是一‘日’之差。”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对妇女二字有所反感,好像“妇女”二字是个不好听的贬义词,主张用女生节来取代妇女节的存在;甚至在商家的大力宣传下,连带着国际妇女节也变成了“女神节”和“女王节”,成了消费狂欢节日。”

他认为这与妇女节的初衷产生了偏离,非常严肃地向我科普了妇女节的历史渊源和纪念意义,最后甚至略微激动地说道:“妇女节设立的初衷是由女性主导、为女性争取权益的日子,妇女二字不论理解为成年女性或是已婚女性都不应被视为贬义。而如今的女生节则是男性为博取女生好感、给女生送礼物献殷勤的节日。两个节日虽然看着相似,但实则有着很大的不同,如今很多人力捧三七,却对妇女节兴趣缺缺,真是太可惜了。”说完之后,吉吉摇了揺头,脸上激动的红晕还没有消散,但已然回到了初见他时的腼腆样子。

“我认真研究了女生节,但我发现我改变不了什么”

我采访寒山时,她推推眼镜,抬头对我说:“我对女生节很了解,也认真研究过这个节日。”她用手指把水杯勾过来,:“但我发现,我改变不了什么。”

寒山很早接受了女权思想启蒙,大二开始进行各种女权思潮的宣传,在校园里还举办过女权主义的即兴演讲,对“女生节”这个风靡全中国高校的校园亚文化活动一直十分排斥。大三下学期,她决定做点什么,来反抗这个已经在校园被经典化了的节日。

作为一个没学过社会学的学生,她和几个同为女权主义者的朋友一起自学了社会学调查方法,设计了一套女生节相关的问卷,经过近百次删改,才终于可以使用了。回收并分析了一千五百余份问卷,他们写成了两万多字的女生节调查报告,呈交了这份报告,他们终于有机会见到了省妇联的部长。

一见面,寒山先跟部长简述了一下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并且表达希望妇联能加强对女生节活动的关注,部长微笑着点头,她先是大力赞扬了寒山的研究,然后她说:“我觉得你讲的很有道理。但是这事儿不归我们管啊,这是省学联的工作。” 寒山不死心地追问了一句:“但这个问题和性别平等很有联系啊?” 部长依旧笑眯眯地回答:“虽然我个人很想帮你,但是这是越权办事啦。对了,你们别在公共场合提我们妇联啊,特别是一定不要提我个人对你们的支持。” 寒山又接着跑了省学联,得到的回复依旧是:“这不归我们管啊,你可以去问问教育局。” 几经推诿之后,寒山也对“降神”式的机构管控死了心。

在学校里,她又举办了多次演讲和讲座活动,邀请近五十人参与质性研究来丰富论文。在广泛进行活动的过程中,甚至有同学在QQ空间匿名抱怨她:“这个女生是因为自己长得不好看所以才这么讨厌女生节,自己不想过也不想让别人过吗?” 而学生组织也不能理解她的行为,甚至专门派部长来找寒山谈话:“你要知道,我们女生部一年就这一个大型项目能拉拉赞助,你反对过女生节是你的事,麻烦不要影响我们学生组织的工作好吗?”

三月七日这一天来了,学校里依旧是红色横幅和各种商家摊点的海洋,男女生们该有的兴致勃勃和漠然都没有半分改变,女生节依旧是那个女生节。寒山苦笑着说:“我觉得我什么也没改变,不过也许变了一些吧,毕竟今年的横幅没有去年那么智障露骨了。”

寒山今年毕业了,三月七日学妹给她发来了消息,学妹惊喜地说今年的横幅是“不做谁的公主,我要自己做主”,她看着学妹的消息,露出了一丝微笑。

感谢所有被访者分享你们的故事!

提前祝所有女性国际妇女节快乐!